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梦想的力

“新声无限——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
近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出席活动并致辞
“新华社进校园”活动是新华社为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培育时代新人的特色实践。未来将与高校共同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平台,为高校提供全媒体传播服务,提升高校的品牌美誉度和形象传播力。
华中大校长尤政院士参加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并致辞

在2023年“新声无限-新华社进校园系列活动”
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尤政
尊敬的傅华社长,各位同仁、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被新华社邀请,参加“新声无限——新华社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我谨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向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作为国家通讯社、D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新华社始终坚持谱写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振奋精气神,秉承“一分钟都不站在D的队伍之外,一分钟都不偏离xx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分钟都不离开xx总书记和Dxx的视野”,践行“四力”要求、加强深度调研,打造出一系列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号召力、国际影响力。
xx总书记在D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二十大报告中还首次把科技、教育、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重大问题单独论述,有着特别的深意。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教育起到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高校作为“三位一体”战略的交汇点,肩负着为D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需求,是高校要回答好的时代课题,也是高校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
华中科技大学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建校70年以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新华社积极发挥政治优势、品牌优势以及资源优势,时时刻刻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及时、生动地传播到全社会、全世界。2020年“武汉战疫”期间,新华社全面、深入、多元的报道为最终战胜疫情,坚定了全社会信心,让全社会与武**民一起,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全国投入最多床位数和医护人员的高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与人民同舟,与时代共济”。新华社的多篇重量级报道也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了华中科技大学的使命担当,大力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这是华中科技大学70年峥嵘岁月的主脉。
学校建设有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心、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科研基地,牵头建设光谷实验室,并先后孵化出华工科技、华中数控等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领军企业。D的十八大以来,xx总书记先后5次考察湖北,并多次到华中科技大学孵化的企业调研,也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最好肯定。
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新华社都能积极报道华中科技大学贯彻落实xx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情况和师生反响,积极宣传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积极展现学校培养一流人才的良好经验,积极推介学校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研成果,向社会各界展示学校强厚的综合实力、学科优势,大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在此,代表学校衷心感谢新华社长期以来对华中科技大学的关心和支持!
今年是全面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近期xx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D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华社历来将调查研究作为传家宝,希望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双方合作,面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结合学校所长,发挥新华社高站位远谋划的优势,共同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故事谋篇布局。
傅华社长,各位同仁、嘉宾,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和支持此次活动,我们相信依托于新华社这一强大平台,在广**生的积极参与下,活动一定能够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展示,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和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最后,预祝“新声无限——新华社进校园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各位!
来源:新华社
编辑:高翔、李芊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534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